久久久久一级片,亚洲10p,free欧洲专区,雪白肥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,殴美一区,男人添下面女人做爰视频软件

聯系我們
在線客服
掃碼登錄
联系我们:
手机:13830820587/13893865850
座机:0938-8221186
郵箱:0938@960938.com
客服
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客服
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技術支持
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媒體報道

每個人都走在各自修行的路上!

來源:益康信息部

日期:2020-07-06  

分享到:
每個人都走在各自修行的路上!


每個人都走在各自修行的路上!

自己跟自己的對話

有一天我在無夢寺繞塔,看到有一個年輕的僧侶跪在苦修像前面,他的右肩膀全部是刺青。

我們小時候大概有很多的偏見,覺得那種刺青都是某一種大哥級的人物。一個刺青的年輕人跪在這個苦修像前面,也許他心里面有很多話要跟這一尊像要講。

到了中午左右,他還跪在那里,其實那一整天他都跪在那個地方。我遠遠的用手機拍下來,因為那個畫面對我來說很震撼。

那個震撼是說我不知道他做了什么,可是因為他這個動作,我感覺到他可以做他自己的老師。所以《金剛經》里須菩提跟老師的對話,也可能是每一個人自己跟自己的對話。

個人修行的這條路,我相信路很長,我也相信我們所有的人,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,都是叫做眾生,都在修行的路上,有的早,有的晚,有的快,有的慢。

沒有一個生命可以嘲笑另外一個生命的不修行這件事,因為或早或晚或快或慢,他都在這個修行的路上。

我自己讀經讀的很少了,每天早上開始讀,剛開始有點結結巴巴,大概要讀45分鐘,后來就發現38分鐘就讀完了,然后越來越快30分鐘就讀完了。

我發現越來越快的時候,你真的要小心。因為越來越快的話,它就是一個公式化的動作,所以我就在想這樣的一種警告:讀經其實不應該快,而是應該慢下來的東西。

所以我就嘗試手抄經書,因為這是第一次手抄《金剛經》,我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,還特別跑到日本的鳩居堂,一個有350年歷史的賣文具的店,買了很貴的卷紙。

我竟然覺得應該用很貴的錢去買一個很好的紙來手抄《金剛經》,你就知道我讀金剛經有多么不徹底了。慢慢就會開始反省自己好多行為其實剛好違反了《金剛經》。

生命是不斷修正的過程

我拆開那個很貴的卷紙,我以為應該夠寫整部《金剛經》,結果寫寫不完,我當時又處在舍得、舍不得的人生兩難。

忽然馬上就跳出《金剛經》的句子“法尚應舍,何況非法?”連法都應該舍,何況非法,我們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執著的東西?

后來我隨便找了很便宜的紙將《金剛經》抄完,如果你給自己一個借口說因為沒有很貴的卷紙所以寫不下去了,那真的就是離《金剛經》還遠得很。

最終寫完一共是八張,我把它裱成了長卷,所以高低不一樣,顏色不一樣,質地也不一樣。

我給大家講這一段是說我覺得我在修行的路上,犯過好多的錯誤,有很多自己的缺點,可是我覺得修行會不會是給你很大的包容?

讓你一直去修正自己,讓你知道我前面那個念頭是不對的,所以我用另外個念頭去修正它。

如果對自己如此,對他人也應該如此,因為沒有人是絕對完美的,那如果這個人生下來就是完美的,也沒有什么修行可言。這個修行本來就是不斷的修正。

當我在畫畫的時候,我感覺到原來修改的痕跡是這么的動人!

達芬奇最好的素描是一直在修改的,我們都認為《蒙娜麗莎的微笑》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作品,可是如果你用現在的高科技的X光拍進去,她里面是一層一層修改的過程。

因為達芬奇是左手寫字右手畫畫的人,可他五十歲中風右半邊不能動,他就開始用左手去修改。所以那副《蒙娜麗莎的微笑》里有他右手跟左手的兩種筆觸跟痕跡。

這幅畫今天變成人類文明里這么動人的一個作品,是因為他一直在修正,一直修改到接近完美。

我相信達芬奇還是認為不一定是完美,如果他繼續有機會活下去,他也許還會繼續修正,我想那個也許是我自己在讀《金剛經》里面越來越多的一個對自己的領悟吧。

悉達多的無畏和舍得

悉達多太子在皇宮里長大,養尊處優,他出生以后,他的父母親曾經為他抽過一支簽,希望知道這個孩子長大以后的命運。

這個簽說他將來會做出家人,父母總覺得孩子將來要繼承王位,所以就想辦法盡量不要讓他走上這條路,他們的邏輯就是不要讓他看到生命里悲哀的事情。

每個人都走在各自修行的路上!

這當然是我們世俗上對于出家的看法,就是因為在現實里幻滅、消極,才會出家。

悉達多太子在他29歲的時候忽然心生一念,覺得在這樣的一個富裕的環境長大,好像人生少了什么東西。

所以他在一個安靜的夜晚想出去看看城外面到底是什么?那天他就打開了四個城門。

第一個城門看到一個女人在生產,血流如注,他覺得很難看就把門關上;去開第二個城門,看到一個很衰老的老人,他又覺得很難看,又把門關起來;第三個門打開看到是一個在病痛當中哀嚎的人,他又把門關起來;第四個門,他看到了死亡。

他決定要去思考,如果生命是這四個門生老病死,那么在生老病死之外到底有沒有一個更高的追求?那個東西到底是什么?

所以他斷發出家,我們看到的傳記里是說他用的第一個方法是苦修,日食一麻一粟,所以餓到額骨一根一根突出來了。

每個人都走在各自修行的路上!

苦修六年,我們覺得他身體上受到這么大的苦,應該領悟了,可是卻一無所得。他想渡過尼連禪河,卻由于身體太虛弱在河邊昏倒休克了。

走過一個剛剛擠了羊奶回來的女孩,很同情他,就喂他喝了一口羊奶。然后他得到體力,感覺到生命里面被充滿的那種喜悅。

得到體力后,他謝謝這個女孩、渡過了這條河,看到好大一顆菩提樹,然后他坐在地下,終于悟道了。

我想每個人對于“悟道”的理解恐怕都不太一樣。悉達多用很簡單的方法,也許告訴你“無畏”,也許告訴你“舍得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