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后缺乳苦惱?妙招乳水自來!
來源:益康信息部
日期:2017-08-17
新生命的降臨,對于一個家庭來說,無疑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,面對嗷嗷待哺的嬰兒,母乳本是最理想的食品,但對于那些產后缺乳的媽媽們來說,卻是心力交瘁、苦惱不已。產后缺乳讓不少媽咪頭疼,如何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?看中醫有何妙計!
一、基本概念
產后缺乳是指產婦在哺乳期內,乳汁甚少或全無,又稱“乳汁不行”“乳汁不通”“乳無汁”“乳汁不足”“乳汁不下”“乳遲不來”。
二、診斷要點
1.病史
先天乳腺發育不良,產后失血過多,產后情志不暢,產后過食肥甘,勞逸失常,或哺乳不當(開乳過遲,未按需哺乳)。
2.癥狀
產婦在哺乳期內,乳汁排出量少,或逐漸減少甚或全無。
3.體征
檢查時,乳腺發育正常或欠佳,乳房柔軟,擠壓乳汁點滴而出,質稀;或乳房脹硬,或有結塊,皮色不變,擠壓乳汁疼痛難出,質稠;或乳房豐滿,按之松軟,乳汁不多,質稀。
4.輔助檢查
血常規檢查:了解有無貧血及感染。
三、辨證論治
辨證要點:根據乳房有無脹痛,乳汁的稀或稠,結合全身證候及舌脈辨其虛實。乳汁清稀,乳房柔軟無脹感,多為虛證;乳汁濃稠,乳房脹硬,多為實證。
治療原則:調理氣血,通絡下乳,同時要指導產婦正確哺乳,采取多種方法綜合治療。
1.氣血虛弱證
證候:產后乳少,或逐漸減少甚或全無,乳汁清稀,乳房柔軟無脹感,擠壓乳汁點滴而出;面色少華,神疲乏力,氣短懶言,頭暈眼花,心悸怔忡,納少便溏;舌質淡,苔薄白,脈細弱。
治法:補氣養血,佐以通乳。
2.肝郁氣滯證
證候:產后乳汁澀少或不下,濃稠,乳房脹硬,或有積塊,或突然情志所傷,乳汁聚減或不下;情志抑郁,噯氣嘆息,胸脅脹滿,胃脘不舒,食欲不振;舌質正常,苔薄白,脈弦。
治法:疏肝解郁,通絡下乳。
3.痰濕阻滯證
證候:產后乳汁稀少,或點滴皆無,乳汁不稠,乳房豐滿,按之松軟而無脹感;形體肥胖,胸悶泛惡,納少便溏,大便黏滯不暢,或食多乳少;舌質胖,苔白膩,脈弦滑。
治法:健脾化痰,通絡下乳。
四、飲食調理
1.豬蹄鱆魚湯
豬蹄1只,鱆魚(即百爪魚)適量,木瓜1只,共煮湯。適用于產后無乳或乳少、清稀。
2.豬蹄通草飲
豬蹄2只,通草24g,同燉,去通草,食豬蹄飲湯。適用于產后乳汁不足(屬虛證)。
3.生芪當歸豬蹄湯
生黃芪30g,當歸9g,燉豬蹄。適用于產后乳汁缺乏(屬氣血虛弱證)。
五、預防與保健
1、孕期做好乳頭護理,產檢時若發現乳頭凹陷者,要孕前或產后囑孕婦經常把乳頭向外拉,并應常用肥皂擦洗乳頭,防止乳頭皸裂而造成哺乳困難。
2、糾正孕期貧血,預防產后大出血。
3、提倡早期哺乳、定時哺乳,促進乳汁的分泌。現代臨床提倡母乳喂養,母嬰同室,早接觸,早吸吮,于產后30分鐘內開始哺乳,盡早建立泌乳反射。哺乳原則是“按需哺乳”。
4、加強產后營養,尤其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和新鮮蔬菜,以及充足的湯水。
5、適當鍛煉,維護氣血調和。